右脑开发离不开读写记忆,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幼时记忆力较差,想要克这个缺点。他尝试多次,发现抄写过的文章背诵较为熟练,对文章内涵的领会也更透彻。他将自己的书斋起名“七录书斋”,坚持不懈地抄书背书,终于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就。这就是古人所云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”的渊源。许多人记得这句话,却没有分析过动笔对记忆力到底有什么好处。
一是不会漏字。背诵或者阅读的时候,人们往往是一目十行,对内容一扫而过,单个的词汇很难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写字则不同,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完成,很难漏字更难漏词。
二是动笔记忆需要调动较多的感觉器官。眼睛、嘴巴、手的协调,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进行,不像默记或者速览时那样容易分神。更重要的是,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得读写一遍效果等同看了好几遍。
三是笔帮助记忆。动笔可以形成清晰的语感,即用笔记录一遍,主持人对稿件的基本结构就已经比较熟悉了,熟悉的语感有助于主持人开展理解记忆因此,主持人在识记一篇评论或出镜词的时候,最好是边读、边写、边记忆,即采用读写
记忆力训练法提高记忆效率。
主持人在工作中,经常遇到一些主题性报道需要现场出镜,这个时候就要在短时内快速记住一篇百字左右的出镜词。当编导为主持人备好一篇稿子,主持人应该立刻工整地抄写,千万不能草抄或字迹不清晰。在抄写时要看、要读,在写中读、在读中记,做到看中读,读中抄,抄中记。另外,主持人写串词或者出镜词时,不能满足于打腹稿,而是要坚持把它写出来。有的主持人喜欢打腹稿,看似打了好几遍,但是稿件始终无法转换为现实形态,由于眼睛看不见而显得不够充分。把腹稿写下来,再看上两遍,稿件似乎就印在心里了。因此,建议年轻的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不要偷懒,不要想走捷径,备稿时踏实实地坐下来边读边写,把自己的所有感官都调动起来,这样看似费了时间、费了力气,但是可以增强记忆质量,保证记忆速度,提高了效率。